摘要:
                                      针对现有城乡生态网络研究忽视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异质性的不足,以南京市为案例,融合城-边-乡地域特征进行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首先应用图神经网络识别城-边-乡空间结构,通过“MSPA -最小面积阈值-景观生态风险-阻力面-电路理论”技术框架构建生态网络,基于城-边-乡结构与尺度差异的考虑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情景分析,对比情景选择最优生态网络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识别出南京市城市边缘区面积716.0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10.9%;(2)全域尺度的生态源地共13个,总面积437.096平方千米;多尺度融合的生态源地共94个,总面积为443.228平方千米,核心源地集中于长江片区和石臼湖区域;(3)根据是否考虑城-边-乡地域结构和多尺度嵌套划分高、中、低风险情景,在考虑地域空间结构和多尺度嵌套的低风险情境中,构建生态廊道112条,总长1106.910千米,生态连通性最优。(4)关键节点判定上,识别生态夹点共142个,生态障碍点共66个,为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提供重要参考。城-边-乡地域空间结构的考虑有助于识别城乡要素冲突区域,有利于构建融合地域特征与人地关系的生态网络,为城市生态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