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苍术属重要药用植物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 摘要: 苍术属(Atractylodes)植物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一个重要的植物类群,了解其物种生境分布格局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5种典型苍术属药用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朝鲜苍术(Atractylodes koreana (Nakai) Kitam.)和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研究对象,利用MaxEnt模型对其在近现代和当前情景下的生境适宜性分布进行了系统性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情景下茅苍术适生区面积最大,达329.64×104 km2,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其次为白术(227.14×104 km2)和北苍术(221.96×104 km2),分别集中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朝鲜苍术的适生区面积为218.93×104 km2,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关苍术的适生区最小,仅为215.43×104 km2,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从当前至未来情景,关苍术和朝鲜苍术适生区均呈现收缩趋势,而白术适生区显著扩张。未来情景下,除茅苍术和北苍术外,其余3种苍术属药用植物分布质心都往高纬度迁移。人类足迹指数(HFP)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影响中国苍术属药用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此外,平均温度日较差(Bio2)、等温性(Bio3)、最干季度平均气温(Bio9)、最干月降水量(Bio14)以及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等关键气候变量也对不同物种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苍术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人工栽培区划及适宜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保护和中药产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实践与应用价值。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