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滇中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对其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轨迹的研究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与特色、构建高原宜居城市群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3A3 VI版NDVI数据,通过多模型轨迹诊断法、空间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2年滇中城市群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的轨迹及其自然社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2年滇中城市群植被生态系统正向、负向和无趋势轨迹占比分别为:71.55%、6.67%、21.78%,正向轨迹中线性轨迹占比最大,负向轨迹中突变轨迹占比最大。总体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轨迹向正向演变,呈上升趋势,大面积区域植被生产力持续稳定提升,同时部分区域植被生产力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正负向突变较为频繁。(2)植被生产力正向轨迹主要分布于北部以及西南部,而负向变化轨迹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中南部。1 000 ~ 3 000 m范围内,较低海拔区域负向轨迹占比较大,而较高海拔区域正向轨迹占比较大。(3)人类活动对滇中城市群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大于自然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因子影响较大的是夜间灯光与人口密度,而自然因子影响较大的是年平均气温、蒸散发以及土壤含氮量;林地、耕地、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造成更多的负突变轨迹;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蒸散发三者交互影响植被生产力。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城市群城市规划、生态修复和环保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