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雄安新区高速城市化的生态效应,以雄安新区周围12个区县为参照,从绿度、热度、湿度、干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5个维度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ARSEI),分析雄安新区建设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及城市化进程 ,并评价高速城市化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生态质量变化方面,雄安新区建设前(2017年前),雄安新区及其周围区县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其ARSEI均值分别从0.606、0.572均上升到0.628;雄安新区建设后,其生态质量变化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020年ARSEI均值下降至0.595,2023年恢复到0.622,而雄安新区周围区县则相对稳定。(2)城市化进程方面,在雄安新区建设前,其城市化速度显著低于周围地区,前者夜间灯光总强度仅为后者的51.2%;此后,夜间灯光总强度为周围地区的176.7%;雄安新区建筑用地面积年均增加速度放缓,由2017年之前的9.7%(和周围区县相同)持平提升降至2017年之后的5.7%(为周围区县1.4倍)。(3)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发现,2013年和2023年土地利用的q值均最大,分别达到0.2756和0.4956,成为影响雄安新区生态质量的主导因子。(4)2017年之前,雄安新区优于周围区县生态质量;此后,与周围区县相比,雄安新区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其生态质量产生显著波动与变化,一方面大面积的城市基础建设导致其生态质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千年秀林”工程正面生态效应在雄安新区建设中期则开始显现,与周围地区差距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