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湿地水生植被时空演进特征及与水文情势的关联研究

    • 摘要: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承担淮河下游防洪、抗旱、供水等重要功能,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上的调蓄湖泊,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湖泊湿地植被是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与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1985–2023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洪泽湖挺水植被、沉水植被、水产养殖及敞水区的时空分布信息,研究近40年洪泽湖湖区湿地水生植被的时序变化特征、趋势、规律,分析水文要素特征,揭示其与湿地水生植被时空演进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湿地水生植被总体呈减少趋势,特别是沉水植被减少超过80%,挺水植被面积相对稳定,水产养殖先增后减;(2)湿地水生植被从挺水植被主导的湖滨带向适宜沉水植被的敞水区过渡,形成明显的带状分布格局;挺水与沉水植被的条带状分布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异质性,2010年之后植被条带破碎化显著;(3)洪泽湖水文特征表现为冬春季高水位、夏季低水位的反季节性波动,蓄水期较高的平均水位会对沉水植被起抑制作用,而相对较高的淹水频率(0.6–0.8)则有利于沉水植被的生长。基于这些发现,建议加强湖滨带湿地水生植被建设和重点区域植被修复,推进退圩还湖和生态系统重构,完善精细管理,从而支持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本文关于洪泽湖湿地水生植被时空演进及其与水文特征关系的研究,是拓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的初步探索。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