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6种常见低洼滩地绿化树种的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 摘要: 以华东地区低洼滩地常见的6种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叶面积指数等,分析树种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8月,6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型和双峰型,6月和7月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中山杉302(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302')的叶面积指数以及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 (H. Lév.))和乌桕(Triadica sebifera (L.) Small)的冠幅均显著高于(P < 0.05)其他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的夏季平均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4.81和3.50 g · m-2 · d-1,显著高于(P < 0.05)其他树种。中山杉302的夏季平均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量最高(P < 0.05),分别为11.55和8.40 g · m-2 · d-1;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最低,仅为2.58和1.88 g · m-2 · d-1。乌桕的整株固碳释氧量最高(P < 0.05),达到665.89和484.28 g · m-2 · d-1;重阳木、中山杉 302 和垂柳居中,水杉最低。综合分析可见,乌桕和中山杉 302 在夏季的固碳释氧量较高,可用于华东地区低洼滩地的生态保护与固碳增汇,以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