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上海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摘要: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开展城市生境质量评估,掌握时空分布规律及潜在驱动因素,可以为提升上海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助力打造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的韧性生态之城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上海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上海地区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估,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生境质量分布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间上海市生境质量指数均值维持在0.275—0.319范围之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随时间变化生境质量指数有下降趋势但是速度放缓。(2)上海市生境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由内向外逐渐递增的圈层辐射特征,内环线内的生境质量指数均值最低且变化幅度不大,中环线、外环线和郊环线内的生境质量指数均值在2000—2020年期间有较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后下降趋势基本遏制。(3)建设用地指数是影响上海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的重要因素。夜间灯光指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弱的直观表征指标,近年来也逐渐超越人口密度、NDVI指数等指标成为影响上海市生境质量的次要因素。建设用地指数与NDVI指数的双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对上海市生境质量变化的解释程度,交互作用随时间变化呈现抛物线式变化。总体上,近20年来受城镇化影响上海城市生境质量有所下降,但随着生态保护措施力度的加强,下降趋势有所放缓。因此,上海城市发展后续应持续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减轻城镇生态压力,推动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替代人工建设为主的城镇生态空间建设,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