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重庆市农业用水生态效率水平测度、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分析

    • 摘要: 农业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农业用水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用水三维生态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纳入农业用水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1年重庆市37区县的面板数据集,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农业用水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农业用水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运用Kaya恒等式和LMDI方法分析农业用水生态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农业用水三维生态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主城新区最高,中心城区最低。(2)重庆市农业用水静态生态效率总体呈增长态势,但未能达到有效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生态效率空间聚集性减弱,区域差异显著。(3)重庆市农业用水动态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动,测度结果与静态效率结果一致,但数值要高于静态结果。中心城区增速最快,主城新区增速最慢。农业用水生态效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4)重庆市农业用水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主要脱钩类型为强脱钩、弱脱钩、弱负脱钩和强负脱钩,脱钩关系并不理想。(5)重庆市农业用水生态效率主要受到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技术水平对生态效率具有抑制的负向作用。基于此,建议通过改良土壤与作物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水平。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