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是影响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揭示农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是制定合理耕作管理措施、提高耕地土壤固碳潜力和土壤质量的前提。基于沱江流域164个耕地土壤(0~20 cm)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法、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研究区农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耕地土壤总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惰性有机碳(R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沱江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以ROC为主,其含量占SOC含量的80.93%。EOC和ROC平均含量分别为2.71和11.46 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42.58%~45.02%,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在空间上,土壤SOC、EOC和ROC含量均呈现北高南低、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重要因素,SOC、EOC和ROC含量都表现为水旱轮作地最大、水田次之、旱地含量最小的规律。土壤类型对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水稻土含量最高,黄壤含量居中,紫色土含量最小。沱江流域耕地土壤惰性有机碳指数(ROCI)大于80%,流域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强。3种耕作方式中以水田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为最高。3种土壤类型中以水稻土碳库稳定性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