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乡村振兴的区域短板,在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研究其乡村振兴潜力可为推动乡村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依据,对乡村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以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研究区,从本底适应能力与转型发展能力两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空间化结果与空间自相关来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关键因子,根据乡村振兴潜力的分布特征与关键因子结果,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类型识别,并分类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相关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国家重点帮扶县整体乡村振兴潜力呈现出内蒙古地区高、西南和西北地区低的分布格局,乡村振兴各维度潜力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特征。(2)重点帮扶县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等本底条件是乡村振兴潜力的主导因子,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创新活力也是关键因子。(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按照“振兴潜力分级—优劣条件辨识”的识别方法,将重点帮扶县划分为综合落后型、环境本底制约型、经济本底制约型、内力带动型、产业转型发展型和创新驱动型六类,并为各类重点帮扶县乡村振兴提出具体的决策参考。本文构建的“转型-适应”与乡村振兴逻辑框架综合考量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本底基础与转型能力,为当前乡村振兴领域的评价分析框架与理论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