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巴松错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 本研究以西藏湖泊巴松错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纯培养技术,结合16S rDNA基因鉴定技术,研究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以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从巴松错24份水样中分离的细菌隶属于4门、25属、70种,可培养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Pseudo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组成;优势属分别是假单胞属(Pseudomonas)、不动杆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优势种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阴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umsongensis)、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oae);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氨氮(NH4+-N)、温度(Temp)、 总氮(TN)是影响着细菌多样性指数和总丰度;CCA分析发现氨氮(NH4+-N) 、生化需氧量(BOD)、温度(Temp)对细菌群落的解释度较高,其中氨氮(NH4+-N)是巴松错可培养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综上所述,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资源丰富,多样性较高,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氨氮(NH4+-N)是影响水体细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完善了对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资源的认知,为巴松错细菌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