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甘肃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典型的干旱半干旱生态过渡带,其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中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研究未来多情景下甘肃省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是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力依据,对优化生态过渡带地区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揭示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使用斑块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LUS模型),除常规的自然演化、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情景外,结合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强制约束性内容,创新地设置了规划干预情景,预测未来2030年甘肃省的土地利用需求和空间分布。最后利用当量因子法计算甘肃省2020年和未来4种情景下的ESV。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主要是荒漠、戈壁)为主,均占30%以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林-田-水-草-沙”之间的转化。(2)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最明显,增幅为36.29%。生态保护情景下,草地增长最为明显,增长1790.23 km2。规划干预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为19.90%,草地增长1469.47 km。(3)自然演化情景、经济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规划干预情景下的ESV依次为3704.47亿元、3698.08亿元、3730.14亿元、3725.56亿元。规划干预情景在土地利用方面可以有效兼顾甘肃省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需求。甘肃省应当重视土地利用功能的空间差异与时序差异,强化河西走廊地区防护林、祁连山国家公园、黄河与长江流域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源地的保护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