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流域禽类规模养殖碳氮足迹时空特征研究

    • 摘要: 为研究禽类规模养殖过程中的碳氮流动对巢湖流域造成的环境影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选取禽类规模养殖中饲料种植、饲料加工、禽类养殖和粪便管理4个生命周期阶段,建立禽类规模养殖碳氮足迹分析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巢湖流域1990—2020年禽类规模养殖造成的碳足迹和氮足迹。结果表明,巢湖流域禽类规模养殖造成的碳足迹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2010年从0.3×106快速增长到1.5×106 t CO2当量(CO2-eq),随后下降到2020年的0.9×106 t CO2-eq,其中饲料种植阶段对碳足迹的贡献明显高于其他阶段,为56.0%~71.3%;氮足迹呈现类似的变化特征,1990—2005年从0.2×105增长到1.1×105 t 活性氮当量(Nr-eq)随后下降到2020年的0.8×105 t Nr-eq,主要由饲料种植阶段和粪便管理阶段贡献,分别约占70%和30%。空间分布上,巢湖流域禽类规模养殖的碳氮足迹集中在以肥西县为主的偏西部地区。2020年,肥西县分别贡献了巢湖流域禽类规模养殖总碳和总氮足迹的31.5%和29.3%。基于此,提出加强饲料种植阶段中的农资消耗的管控,革新粪便管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调整禽类规模养殖的结构,规划区域的养殖规模等措施建议。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流域禽类养殖环境足迹研究,同时可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

    返回文章
    返回